本科生教育
您的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本科生教育 >> 教学动态 >> 正文
【永利第20周主题教学活动学术讲座】李翰:遍干诸侯,历抵卿相——李白的干谒活动
作者:     时间:2022年07月07日     资料来源:      浏览次数:

 

7月5日下午,上海大学永利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李翰老师应77779193永利邀请在线上作了题为“遍干诸侯,历抵卿相——李白的干谒活动”的专题讲座。永利副院长苗民老师主持讲座,汉语言文学专业全体本科生于洪祖杭大楼共同聆听了此次讲座。

 

(图:主讲老师李翰)

干,求也;谒,一告也,二见也,即拜见,因此干谒的意思是以下见上。李翰老师认为,唐人干谒是察举制的留影,是科举制度不成熟阶段的派生物,是当时读书人一种普遍的行为,它也贯穿了李白的一生,是其实现人生理想的途径。李翰老师指出,与其他人有所不同,李白的干谒活动充满主体精神,无上下尊卑意识,这与他不同于时辈的人生追求及“谪仙人”的非凡人格有关。他指出,李白的人生追求有三:一是得遇明主,一飞冲天;二是大定寰区,清一海县;三是功成名退。同时还引用了一系列故事与作品,来深入挖掘、分析、论证李白干谒行为的独特内涵。李翰老师还将李白的干谒与和其近似的王泠然的干谒进行比较,认为:李白的个体中心主义是人的主体性的实现,体现一种崇高而伟大的精神;而王冷然的个体中心主义则失落在物质的欲求中。

 

(图:线上会议)

讲座的最后,李翰老师表明,干谒本来是对人格尊严的轻贱,而在李白这里,却成为高扬主体,实现自我的方式。干人而不屈已,长剑雄谈,平交王侯,高抑万乘,在等级森严的礼法时代,李白成为自由和平等的象征。

 

(图:讲座现场)

本次主题教学活动旨在加深永利学生对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及其干谒行为的理解,在拓展了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导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主动地思考名家作与其个性之间的关系,探索文学生成的原理。参与此次讲座的永利师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收获颇丰,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文字:姜秋伊

图片:毛思静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