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晚,陕西师范大学文科教授、博导、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赵学勇教授于永利二楼会议室开展“茅盾的‘鲁迅研究’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范式的建构”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由永利副教授田文兵主持,永利部分师生参加。
讲座现场
讲座开始,赵学勇教授谈到了茅盾“鲁迅研究”中的“社会历史批评”范式。茅盾通过对鲁迅的研究,建构起了中国式的批评范式,即“社会-历史”批评的范式。这一批评范式形成了茅盾文学活动的不可分割的两翼,对中国文学有深刻影响。
田文兵副教授主持
赵学勇教授表示,茅盾的“社会-历史”批评充分体现在对具体作家作品的批评实践中。1927-1934年间,茅盾相继写下了八篇作家论,初步构建起了“时代-作家-作品”三位一体的批评模式。从批评的规模和特色综合来看,这些批评已然形成了茅盾的“作家批评”的范式。
赵学勇教授进行讲解
赵学勇教授指出,茅盾对文学批评的审美认识接近别林斯基的观点,认为批评是对美学观念的应用和实践。随后,他谈到了茅盾对文学理论家、批评家提出的三点建议:一是要有对生活的丰富经验和批判力;二是要向伟大作家学习写作方法;三是要有立足人民大众和社会进步的立场。这也是文学创作中重要的经验与原则。
茅盾与鲁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位巨匠,赵学勇教授在讲座中对他们跨时空的文化与精神上的碰撞的探讨让在座同学们受益匪浅。
同学们认真听讲
随后,田文兵老师结合现实情况与自身经验,对讲座内容进行了延伸,同时也给在座同学今后的研究与学习过程中提出了真诚建议。